足迹
大明:最后的咸鱼太子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4章 能否请皇兄归京(第3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……

夜幕降临,乾清宫内的灯火依然明亮如初。

他依旧埋案前,不知疲倦地审阅奏章,宛如一头勤勉的老黄牛。

曹正淳在一旁侍立,掌灯、递茶、送水。

桌上的茶盏已经换了六回,可他一口未沾。

终于,曹正淳忍不住轻声劝道:“陛下,不妨饮些茶水。”

他这才缓缓抬眸,眨了眨眼。

古代近视者少之又少,毕竟读书人不多。

但他显然视力不佳,有些疑惑地说:“朕的眼力越模糊,不知我大明能否渡此劫难。”

“陛下无需忧虑,有您这般励精图治,又有太子横空出世,大明必无忧矣。”曹正淳宽慰道。

“呵,也只有你肯说这话安慰我。”他淡然一笑。

然而脑海中,却不由自主浮现出朱慈烺的模样。

自从那次朝会后,朱慈烺仿佛脱胎换骨。

思索良久,他恍然明白,朱慈烺如今正是他内心深处的自己。

朱慈烺做了许多事,都是他想做却不敢尝试的。

而今,朱慈烺替他完成了这一切。

他既感恐惧,又觉兴奋。

他不清楚这些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。

但他也清楚,若不迈出这一步,大明的困境便无法扭转。

开封与太原的变化,他心中有数,尽管范复粹在小朝会上屡次指责朱慈烺胡作非为、强占田地、违背礼法。

然而,如今开封再无饥民,每位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土地。

虽谈不上安居乐业,至少生活趋于平稳,他们不再忍饥挨饿,远离战乱,也未见不公之事。

因为那些制造不公者,已被朱慈烺尽数斩杀。

短短两月间,几乎所有大明灾民皆知,只要前往开封或太原,便可存活,不必滞留京城。

这就是改变,从昔日满目疮痍的大明,到如今隐隐复苏的迹象。

他笑了笑,啜了一口茶,重新伏案批阅奏折。

忽然,门口出现了一抹身影。

曹正淳赶紧出去探查,随后入内禀报:“陛下,坤兴公主求见。”

那人略作思索,开口道:“让她进来吧。”

在所有人心里,最受重视的是朱慈烺,大明的储君,这一点尽人皆知。

但若问起最喜欢的小孩是谁,答案毫无疑问是坤兴公主朱媺娖。

见到心爱的女儿,那人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。

“媺娖,何事前来?”面对女儿,他的语调已变得温和。

朱媺娖神色略显忐忑,她缓缓上前,似是不敢直视那人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wll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