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荒原谍影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2o2章 神奇的数字(第4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另外,米婉华在信中告诉侯福来写了一谱子,让侯福来作词。

梅怡看出来了,米婉华是在信中玩“此地无银三百两”。

谁都知道,侯福来是个才学平平的家伙,让他来做词,鬼都不会相信。

想到这儿,梅怡放下手中的书,又把米婉花给侯福来寄来的信拿在手中,仔细的看米婉花写的谱子。

梅怡虽然对音乐不是太在行,但她能看出来。米婉花写的就不是谱子,她是在假借谱子,而突出的一组数字。

想到这儿。梅怡终于明白了米婉花写这封信的真正意义。

这些数字,应该就是破译米婉花这封信的契入点。

细心的梅怡还现,米婉华写这些数字时。是五个一组在四线乐谱中,高低有序的排列着,梅怡猜测,应该是一组数据能够破译一个中文字。

梅怡把这些数字,抄在了一张纸上。

抄好后,她把心静了下来,又开始揣摩起这些数字来。

揣摩了半天。梅怡也没现这些数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。

就在梅怡愁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的时候。她突然想起北京香山培训基地培训时,处长王海刚给他讲过二战时的一个间谍故事。

二战时期,在苏德战场上,苏德双方都在相互侦听对方的电信信号,一旦侦听到对方的电信信号,就进行破译。送假电报进行钓鱼,捕杀对方的谍报人员。

为了减少自己的核心机密外泄。有段时间双方都明显的减少了电台的使用,根据需要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传递一些数据。然后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数据,在事先规定好的工具中寻找所需要的内容。

据说这种简单便捷的通讯方式很实用,难以破译。

只要通讯双方不断的变化。查找数据的通信工具。就能从规定的书本中,找到对方送的内容。

难道侯福来和米婉花也玩起了二战时期的那套通信方式?

想到这儿,梅怡拿起了《战争与和平》,试着用第一组数据进行了分析。

第一组数据是。梅怡试着打开书本的215页,然后数到第67行。

现是个“福”字。

第二组数据是,梅怡又翻到了15o页。数到第15行是个明字,合起来是“富民”两字。

梅怡考虑了一会儿。觉得这两个数字组在一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。

梅怡摇了摇头,心里想:

侯福来和米婉花也算是资深特务。他们是不会根据这些表面上的数字,让人轻易的就能把他们所表达的意思,给轻易的破译出来。

这些数据后面肯定还暗藏着一组数据。只要破译出暗藏的数据来,才能从这本《战争与和平》的书中找出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。

梅怡又把这些数据仔细的分析了一遍,还是没有现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。

梅怡又试着找他们的公约数。现这些数据不能被2除尽,又不能被3除尽。也不能被5除尽,不能被所有的数除尽。

也就是说,这些数据没有公约数。

通过找公约数,看来是找不到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密码。

没有公约数,梅怡想了想,又试着找它们的公倍数。

看它们的公倍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没有。

梅怡读书时数学成绩非常的好。她的演算度极快。

不到一个小时,她就把这些数据从1乘到1o都演算了一遍,还是没有找到这些数据的共同点。

梅怡很沮丧,就在她准备放弃破译的时候。

她无意的把前面的两组数据乘到11,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。

x11=

x11=。

梅怡看着这组数据的六位数,是前后两组数据的重复出现。

梅怡看着这些奇怪的数字,她惊呆了,难道这是巧合吗?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wll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