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入厂(第8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计划财务科:
基建科:科长王国庆 指导员副科长魏得全
设备机电能源科:
生产技术科:
劳资科:
供应科:
检验科:
保卫科:
后勤科:
运输科:科长纪保田
文件后一页对组织机构、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。
当时下了两份文件,另一份为:197o年1o6号文《国营锦东机械厂招工规定及指标情况的通知》。
文件下的同时,工厂组织召开会议。
宋东方、袁国岭、兰小柱参加了此次会议。
袁国岭站在燕子沟办公室的山坡上,面向下方站着的同志们说道:“同志们,现在开会。今天的会议至关重要,大家务必认真聆听,仔细记录。我讲完后,还有其他领导言,最后请宋总指挥做指示。”
袁国岭一边说着,一边从口袋里掏出卷好的烟,点燃吸了起来:“今天真冷,抽根烟暖和暖和。都说屁暖床,烟暖房,我看在这外面吸两口,房子是没暖,可嘴和脸倒是热乎了些,是吧?”
他的话引得大家笑了起来,寒风中,会吸烟的人纷纷从口袋里拿出烟袋开始卷烟。
“不说题外话了,讲讲今天开会的正事。马上就要招工了。招什么样的人呢?依我看,就招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那种人。毛主席教导我们‘好人好马上三线,备战备荒为人民’。什么是好人好马?就是政治过硬、历史清白、身体健康无毛病,能干活且愿意干活的好小伙、好姑娘。当然,光这么说可不行,没有明确标准不好落实。为此,我们制定了具体标准,对年龄、身高、体重都做了规定。只要符合这些规定,就通过了身体健康这一关,就能为三线建设贡献力量。当然,在身体检查时,有一个问题是家属转正。家属转正和年轻人进厂不一样,她们之前在集体企业工作过,年龄偏大,很多还生过孩子,所以检查标准多少要放宽一些。”
“刚才讲了健康方面的事,还有更重要的是政审关。要求填写个人简历表,负责招工的工作人员要逐项核查,确保填写内容真实。还要审查社会关系,绝不能让坏分子进入军工厂。除了政审和健康,就是时间问题了,时间紧迫啊!同志们必须抓紧工作。大家要把握好这三个关键关卡,但千万不能脱离实际,更不能忘记招工政策和条件。总之,我会和劳资部门的同志一起认真做好这件让大家高兴的事。”
袁国岭说完后,转身问道:“兰政委,您来说两句?”
“不说了。”兰政委回应道。
“现在有请总指挥做指示!”袁国岭接着说道。
站在窗前端着热水杯喝水的宋东方,听到让他指示,回身将水杯放在窗台。
转过身说道:“同志们,刚才老袁说得很全面、很好,我完全同意并支持。不过,我还得强调两点。其一,职工参与、职工监督。这次招工,职工参与监督的工作由李文化同志牵头,组织一个班子作为职工代表全程参与监督,职工代表的具体人选由李文化同志组织职工选举确定;其二,解放军、地方政府代表参与监督。彭大军政委、兰小柱、包宏业同志是上级和地方为支持三线建设派来的领导,是为我们把政治关的人。因此,在招工过程中,必须接受他们的意见。为此,老袁及劳资部门的同志要经常请示、汇报。”
“总之,大家共同努力,做好这件大家欢迎、百姓高兴的事。让毛主席他老人家放心,让党中央放心,让部里、上级单位、地方政府放心,大家说行不行?”
“行!”与会人员虽然冻得脸红、手脚僵,但回答的声音十分响亮。
招工过程中,孙家玉一家来到此地,学校增加了两名教师,孙家也增添了入厂的工人。
兰小柱负责县、公社、大队符合条件人员的招工推荐和审核工作,袁国岭负责三线子弟、家属的招工审核工作。
经过身体检查、填表、审核等环节,197o年的最后一天,招工结果张榜公布。
大家挤在榜前,查看谁被分到哪个单位、从事什么职业。
稻地村每户有一人入厂,靳武利的相好不在其中,但佟铁山的儿子和女儿入选了。
傍晚,又下起了雪。佟铁山趁着夜色,顶着雪花挑着担子出了村。
柳条筐一边装着两只野鸡、两只野兔,还有二十几颗鸡蛋;另一边是刚杀的半条年猪、血肠以及四个猪蹄。
一般每年杀猪都在春节前,今年提前了,一是为了庆祝儿子、女儿转成城市户口并进入工厂成为工人,另一方面也是想去看望宋领导。
走到村口,佟铁山现三位村民站在雪地里。
他问道:“大晚上的,在这儿干啥呢?”
一位村民小声说:“佟队长,我们想问一下,为啥我们老百姓家只有一个指标?”
佟铁山放下担子说:“你们说的是我家的事吧?行,我跟你们说清楚。这次入厂,三线占用土地是一方面,占用农房也是一方面。我们家既占地又占房,和你们情况不一样。”
“队长,你家占什么房了?我们怎么不知道?”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wll.net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